許久沒看眼科了,但是以前看眼科都是到大學眼科去(朋友推薦的,我也推薦我家人去)
今天跟北鼻沿著新泰路尋找大學眼科時,才發現他搬家了(從164號搬到242號)
而且詢問之後,才知道已經搬兩年多了(可見我的眼睛至少有兩年沒看過醫生,保養得不錯,哈!)
現在的診所都裝潢得不像診所,新裝潢的環境很幽美,燈光柔和,一堆小嵌燈
牆壁過度設計的像賣房子的樣品屋,開放的沙發等候區,掛號櫃臺的桌面用透明玻璃,牆上掛的電視也從以前大大一台,變成超薄液晶電視
沒變得是等候病人的眼睛依然是盯在電視上的,而護士依然是穿著護士服的
在我前面看診的那位太太好像也是針眼(不是故意聽到的),就看螢幕上放大了N倍的眼部畫面,可以感覺眼皮被醫生翻開而移動,才看一眼我就強迫自己把注意力轉移,總覺得不太喜歡那樣的感覺。
後來太太走了,護士小姐要我做到醫生前面的儀器的前面。越過儀器,我看見醫生在電腦前敲著鍵盤移動滑鼠,應該是在打前一位患者的療診資訊,盯著醫生的手指頭我開始想:「醫生剛剛碰過那位太太的眼睛,而且那鍵盤跟滑鼠那麼髒,他等一下應該會去洗手或戴手套吧?」
從他轉過身過來,要我將下巴擺在儀器上的這幾秒鐘,我又想:「沒洗手也沒戴手套,那應該會用酒精消毒吧?」
直到他將手放到我眼皮上的這最後一秒,我只能絕望的想:「他碰的只是眼皮,沒碰到眼睛周圍,細菌應該不會跑進去吧?」
我離開診療室出來等待拿藥的幾分鐘(感覺像是幾年),我想:「大學眼科,我以後再也不會來啦!哇......」
麥粒腫(針眼)護理要點:
1.不可揉眼睛
2.雙手要常洗乾淨
3.少吃油炸類食物
4.睡眠要充足
5.多喝水
6.將患者眼皮往後上方拉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親子共讀,可能也要走向親子共玩
(ChatGPT) 🎮 一、為什麼「一起玩」反而是正向的事 建立親子連結 對孩子來說,電玩是他們的語言。 家長若願意一起玩,不只是「陪玩」,而是「理解他的世界」。 → 孩子更願意分享想法、接受引導。 機會教育的場域 一起玩時可以順勢談: 勝負心與情...
-
真是不經一事,不長一智 要不是老爸跟了一個茶葉農直購茶葉,怎麼知道原來農會的帳戶竟有這麼多玄機在裡面 老爸給我的紙條上寫著 花蓮縣瑞穗鄉農會: 戶名:莊XX 帳號690-004-0000XXX-X 直覺就是農會信用部已經轉成銀行了,所以應該就是農業金庫,誰知道完全不是這麼回事,轉...
-
陪女兒一起去兒童主日學聽到的,搭配動作超可愛的喔! 長出來 長出來 我心中主的愛 (發芽了!) 長出來 長出來 我心中主的愛 (發芽了!) 耶穌的愛 像顆嫩芽 在我心中長大 (發芽了) 長出來 長出來 我心中主的愛 (發芽了!)
-
昨天在禱告團契中,突然意識到我們都不再年輕,應該藉著有紀律的生活,回到讓身體跟靈命都健康的頻道。 並且,往深層一想,現在的我們應該要過的是減法人生,段捨離之後,才能為主挪出空間。 於是,我找到了這本書,跟大家分享 《不忙碌的門徒》新書選摘:找回生活節奏,作主門徒 檢舉 基督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