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花蓮樂齡老人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花蓮樂齡老人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星期六, 11月 23, 2024

近兩年的瞬間變老

臉書的回顧動態總是時不時跳出去年的今天、前年的今天、甚至更多年前的動態

這讓我突然發現,我這兩年好像瞬間老化很多,尤其反應在臉部及身材的改變。40歲以來,就算沒特意體重管理或是肌膚保養,也沒覺得有明顯差異,反觀這兩年,我開始為了健康運動,好讓自己可以代謝身體的水分(中醫師說我水腫),也開始定期不定期用美容儀刷臉(好讓皮膚不會緊繃到發癢),還是很有感的發現,木偶紋似乎沒表情也垮塌下來了,臉頰就算身體發胖,還有有凹陷痕跡,尤其是體重計上的數字,很誇張的不斷攀升,明明就刻意少吃很多很多,連愛吃的麵包巧克力都變得很克制了,還是不可逆。

剛剛查了一下,這竟然是「斷崖式衰老」


延緩老化的飲食秘訣如下:

富含抗氧化劑的食物

抗氧化劑可以中和自由基,減少對細胞的氧化損傷,延緩老化進程。

推薦食物

蔬果類:維生素C,如奇異果、橘子、草莓;維生素A,如紅蘿蔔、番茄、菠菜;花青素,如藍莓、黑莓、紫葡萄。

堅果與種子:維生素E,如杏仁、葵花籽、核桃;Omega-3,如亞麻籽、奇亞籽。

其他:綠茶、黑巧克力(70%以上可可)。

洪泰雄指出,抗氧化劑可以延緩老化進程,食物推薦草莓、藍莓等;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洪泰雄指出,抗氧化劑可以延緩老化進程,食物推薦草莓、藍莓等;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低GI飲食穩定血糖

血糖波動過大會促進老化,低GI食物能穩定血糖,減少細胞壓力。

推薦食物

全穀類:糙米、藜麥、燕麥。

蛋白質:魚肉、雞胸肉、豆類。

健康脂肪:酪梨、橄欖油、深海魚。

高纖維飲食促進腸道健康

腸道健康是抗老的重要環節,纖維可促進腸道蠕動,減少毒素累積。

推薦食物

全穀類:燕麥、五穀飯。

蔬果類:秋葵、紅蘿蔔、甘藍菜、蘋果、香蕉、梨。

洪泰雄表示,腸道健康是抗老的重要環節,纖維可促進腸道蠕動,減少毒素累積;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洪泰雄表示,腸道健康是抗老的重要環節,纖維可促進腸道蠕動,減少毒素累積;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控制發炎食物的攝取

慢性發炎會加速老化,減少促發炎食物能降低風險。建議避免:高糖食品(甜點、含糖飲料)。高鹽、高脂加工食品(如薯片、香腸)。飽和脂肪酸(奶油、肥肉)。

簡單的抗老一日飲食範例

此外,洪泰雄也分享1日抗老菜單搭配。早餐:燕麥牛奶搭配藍莓和亞麻籽;午餐:烤鮭魚、蒸綠花椰菜、五穀飯;晚餐:雞胸肉沙拉(加橄欖油)配紅藜飯;點心:一小把堅果或一杯綠茶。

洪泰雄強調,透過攝取豐富的抗氧化食物、維持均衡的低GI飲食,並控制發炎食物的攝取,可以有效延緩老化,讓身體更年輕、健康!

星期二, 8月 27, 2024

台灣臥床平均8年,如何有尊嚴地變老

 

 

由於在社會上的普遍性以及必須投入巨大資金兩項因素,長期照顧系統與其特有的機制,早已是工業國家重要的內政議題之一。

在過去醫藥不發達的年代,65歲退休後,也許3年,也許5年,生命便已終了;21世紀初的現在,退休後可能還有20至25年光陰,人們可以有許多貢獻,然而難以避免地,也可能遭遇病痛,多病纒身,甚至退縮成嬰兒狀態,在沒有外力幫助下,日常不再能自理。當然,需要長期受到照顧的並不只限於老人,重大傷病、慢性病患或失能者,也都是需要長期照顧的對象。

長照自古即有,多數都在家庭內完成。現代工業國家裡,由於人的壽命不斷延長,能夠無病無痛地走到生命終點並非常態,長期照顧機制也就順勢逐漸發展成一項新興產業。除非從生病到死亡之間的時距短促,或者因意外、戰爭而殞命,否則接受親人或外人在病榻旁的照顧,似乎人人難以規避。

量身訂做的長照服務,卻不至拖垮一家人

瑞士在100多年前便有現今長期照顧的雛型。當時「醫院外的照顧」由醫院內的護士擔任。舊照片中,人們很容易認出這些在冬季時穿著滑雪服裝,走過城鎮街區到病患家中從事服務的身影。發展至今,瑞士的長照工作主要由Spitex Schweiz承攬[1],這是個全國性的非營利單位,服務對象是手術後仍需臥床的病人,以及必須接受長期照顧的慢性病患者,甚至包括精神障礙以及思覺失調的人們。

瑞士全國約有700個Spitex協會,遍佈各個城鄉,任何人都可申請服務,也可加入成為會員[2],個人年費約930台幣(30瑞朗)。若全家都加入,每一家年繳約1,550台幣(50瑞朗),如果以公司為單位加入,每家公司年繳約3,720台幣(120瑞朗)。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位於瑞士西北部汝拉山腳一連串小村莊的「醫院外照顧協會」Spitex Thal的工作方式。無論老少,提出照顧申請後,Spitex Thal的工作人員會帶著內建居家評估表(RAI-HC, Resident Assessment Instrument – Home Care)軟體的平板電腦到申請者家中訪視,申請者必須按著評估表中的提問確切給出答案,才能得到有針對性的適當服務。

例如,病患是否需要幫助翻身、洗澡、餵食、更衣、如厠(更換紙尿片)、服藥、照料傷口、量血壓(量血糖、脈搏)、打針、洗衣、燙衣、打掃、購物、做飯、代付賬單、陪伴、散步……?每件事的次數、頻率(一週一次、一天兩次……)?問題包羅萬象,鉅細靡遺,甚至代為介紹輪椅、助行器、手錶型呼叫器、如同在醫院中可上下調整的病床、便盆等器具。這些全以受照顧者的意願(若能自我表達)、需求、經濟情況為依歸,以受照顧者的生活品質為優先考量。

Spitex人員把訪視結果帶回辦公室後,便按照居家評估表所記錄的內容,依距離遠近調配人員,立即啟動照顧。

長照的費用可以非常高昂[3],但在瑞士,巨大的照顧支出並不至於拖垮一家人的生計,因為這筆費用有三個來源:健保(或殘障險、意外險)給付、部份自費、政府資助。

和台灣不同,瑞士的健保由民營公司承擔,各家的保費、產品雖不盡相同,但長照費用必定屬於基本健保範圍,而不需另外購買保險或自己完全負擔。瑞士的各個保險公司都有一套精算標準,所以給付金額並不完全相同。如果健保、自費仍無法涵蓋全部費用,向政府單位申請長照補助也就勢在必行。另外,病人的情況如果超出長照工作的範圍,就必須把病人移轉到更有針對性、更專業的養護機構。

融入社交生活的「托老所」推遲進入養老院時間

上面所提到的Spitex Thal,除了有一般性的長照之外,更是獨一無二地提供一項富含意義的服務,是種類似台灣照顧孩童的托兒所那般的機構「樂齡園」(Tagesstätte)[4]。

去樂齡園「遊玩」的人大都是上了年紀的長者,有的能自己走動,有的則需要助行器或輪椅。他們由家人上午帶去樂齡園或自行前往,傍晚便「放學」回家。人們可以自己決定每天去、每週去兩次或隔週去。園方有人專職設計,天天有不同的安排,依照季節或年節,訂定出適合老人或病患的活動,例如唱歌、讀詩、說故事,聖誕節前佈置聖誕樹、烤餅乾;8月1日是瑞士國慶日,園方會安排插國旗、講述歷史;夏天天氣晴朗時則在花園烤肉……,儘量讓人能忘記病痛,能融入社交生活以避免孤獨。

在樂齡園,每天約3,875台幣的費用(125瑞朗,自早上8點至下午5點,包括午餐及飲料),如同長照,是由健保、個人及政府共同負擔(這份明細表顯示出精算各種情況、等級之後的費用分攤)。原則上,人們儘可能推遲住進安養院的時間(特別是生活無法自理的獨居老人),Spitex的長照服務便是支持這一想望的體現,不但便宜許多,也讓負責照顧的家人有喘息的機會。

瑞士的健保費用每年必定會增加,高額保費對許多家庭是個夢魘(年輕人最便宜的保費每個月250瑞朗上下,約7,750台幣,保費隨年齡而調高),卻也是能支撐高品質長照的緣由。近年來,醫院力圖縮減病人住院天數,鼓勵人們回家自己照料,必要時才由長照單位接手,以便節省醫療開支。長照範圍不僅是一般照料,甚至擴充到安寧照顧、失智照顧、兒童長照、精神疾病、意外傷害、癌症照顧、24小時電話服務、送餐、接送病人等等。

近十年來,照顧及醫療用品漲價,安寧及失智的病例大幅增加,往返病人家中的路途計時標準也已更動,但是以2004年物價為健保支付長照的鐘點費計算標準並沒跟著調高。此外,必須動用稅金支付時,通常受到經濟政策干預而不是以受照顧者需求為主要考量的抱怨,時有所聞。長照團體面臨的這兩大障礙應該不是瑞士獨有。

瑞士和台灣相同,都是強迫性的全民健保,然而瑞士和台灣的長照機制並不相像。瑞士的長照費用屬於健保的基礎產品,長照人員必須具備專門的職業訓練;台灣則多半由家人輪流(可參加長照課程)或請移工擔任,卻都不具有專業職訓;又,有些人願意另外購買長照保險以支付費用,有些人則不願意或經濟情況不允許。

無論如何,長照是個重要的社會議題,每個家庭都可能輪流遇到,也可能隨時發生在自己身上,任何人都疏忽不得,都必須提早準備。(責任編輯:林倖妃)

[1] Spitex 的字源是Spital Externe Pflege,意為「醫院外的照顧」。

[2]會員的權利包括:自己受照顧時,和醫療無關的費用(打掃、購物、做飯等)較便宜;可參加開會並發表意見;可聆聽醫學專業演講;定期收到Im Fokus內部刋物等。

[3]在瑞士由健保支付的長照費用(以小時為單位)包括:基本照顧(梳洗、餵食等),約1,630台幣(52.60 瑞朗);檢查及處理(量血壓、傷口處理之類)約1,953台幣(63.00 瑞朗);解釋、諮詢、聯繫等,約2,384台幣(76.90 瑞朗)。

[4]樂齡園必須週一至週五每天有13至15位「客戶」才能平衡開銷。收費概況上,一整天約3,875台幣(125瑞朗),半天約2,263台幣(73瑞朗,不包括午餐),短暫停留(最多不超過2.5小時)每小時約775台幣(25瑞朗)

(本文出自獨立評論,原標題:在瑞士變老:富裕又重稅的歐洲國家怎麼做長照?)

星期六, 7月 18, 2020

信息分享-優雅的老年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如何才能越活越健康,越活越年輕,越活越優雅,想不想知道?

先跟大家介紹一個聖經人物,迦勒,他85歲的時候說了一句名言:「我還是強壯,像摩西打發我去的那天一樣(那時他40歲);無論是爭戰,是出入,我的力量那時如何,現在還是如何。」-約書亞記14:11

你們會說,因為這樣,他才會被記錄在聖經裡面啊!跟我們不一樣

好,我講現代一點的,2012有一本書,優雅的老年-678位修女揭開大腦健康之鑰

 

探索老年生活如何過得優雅?經過一生的學習和打拚,到了歲月將盡之時,究竟能以豐富的大腦功能安享天年?還是記憶失喪、情緒失控,成為別人的負擔?

 

  為了探索人類有史以來最剝奪人性尊嚴的失智症,一群修女甘願每年接受嚴格的測驗和訪談,死後捐出大腦,揭開了成功老化和長壽的秘訣:

 

  ◆為什麼童年時建立語言能力能預防失智症?

  ◆哪些常見食物有助於長壽與大腦的功能?

  ◆為何預防中風和憂鬱症是避免失智症的關鍵?

  ◆遺傳扮演了什麼角色?為什麼規律運動永不嫌遲?

我今天要分享的重點是,◆態度、信仰及社群如何能延年益壽?

 

  一九八六年,斯諾登博士和一群住在明尼蘇達州的修女們開始進行修女研究

  參與研究的對象為67874~106歲的修女,平均年紀為83歲,其中,超過85%的修女是教師。他們每年都需接受身體檢查。最後,在臨終時,同意把大腦捐出來提供腦神經學家研究。

 

  當斯諾登博士面對著這群修女要說出這個請求時,一大群人坐著,氣氛可想而知。靜默中間,一位修女說:「嗯,他當然可以把我的大腦拿去,我人都已經死了,還留著大腦幹什麼?」

 

  研究發現

1. 兒時學習越多的技能(大腦接受越多的刺激),到了老年時的認知功能較佳,罹患失智症的機率也較低。

2. 小中風可誘發或加重失智症的症狀。

3. 100歲的蘿絲修女生前沒有失智症狀,死後的大腦解剖也沒有失智症或中風的病理變化,可見失智症不是老年的必然現象

4. 大腦解剖呈現中到重度失智症病理變化的68位修女中,1/5在生前並無失智,表示受教育或多動腦可增加腦力存款,使失智症不發病。

  重點來了,兒童時期的經歷,我們已經無法改變,教育程度學歷證書,這些大概也無力可回天,那我們還能怎麼辦?

1、避免獨居,如果獨居,沒有固定對話互動對象,更缺少生活上照顧與被照顧對象,憂鬱可能性增加。ㄟˊ,那住機構就很妥當啦!不不不,是相對妥當。你還必須有良好的人際互動關係,增加好的交流。我要強調的是,好的交流,如果找鄰居吵架,告狀照服員,整天找人抱怨兒女媳婦,這樣是好的交流嗎?煩都煩死了,還增加憂鬱症的風險,所以,我們要練習好的人際關係,人際關係也可以練習,當然可以。

從今天開始,每天跟五個人說感謝讚美的話,你猜猜你得到的正向的回應,還是被人家白眼,當然是笑臉啊!說不定還有糖果可以吃

傳道書49-12

4:9

  

4:10

  

4:12

  

便

 

2高教育、智能儲備:

我聽說上禮拜有三個61歲的新住民,其實我鼓勵,活到老學到老,再去進修學習都不是不可能的事,如果有機會,可以到教會去上裝備課程。

重點是每週六到教堂來聽講道,講道內容豐富,這樣就是每週都在學習了,知道嗎?下禮拜就把更多人找來聽,好不好?

約翰福音645在先知書上寫著說:「他們都要蒙神的教訓。」凡聽見父之教訓又學習的,就到我這裡來。

3、休閒娛樂、社交活動:在教會我們會舉辦很多的營隊,小組聚會,查經班,讚美操等等,很多的活動。

l         針對認知、懷舊、社交互動舉辦很多聚會,像是下午茶時光,健走仗,健口操,這都是很棒的活動

l         對身、心、靈三個幅度的好處

結論:失智預防的「三動」原則:活動、運動、互動     

 

操練身體益處還少;惟獨敬虔凡事都有益處,因有今生和來生的應許-提摩太前書4:8

可見這個敬虔比身體要重要很多很多。既然這個這麼重要,那麼這個操練敬虔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約翰三書 12親愛的兄弟啊,我願你凡事興盛,身體健壯,正如你的靈魂興盛一樣。

靈魂是可以操練的,透過讀經禱告

就像奧運選手一樣,需要不斷的練習他們的體育項目。

我們也需要練習,有空沒空就看GoodTV,好消息頻道,第幾台知道嗎?第15台,有看過嗎?

或者,眼睛視力還可以的,就讀聖經,讀屬靈書籍,有需要的跟我說,我來募

還有,禱告也是需要養成習慣的,不會禱告的請舉手?會禱告的舉手

禱告的開頭是甚麼?像我就是親愛的主耶穌,還有聽過比較正式的阿爸天父,直接喊耶穌也是可以的,結尾就是『禱告奉耶穌的名,阿門』

我們可以為自己禱告,也棒的是也為別人禱告,為別人禱告的祝福是兩份,一份給代禱對象,另一份給自己,上帝是很喜悅祂的兒女,像祂禱告的。就像小孩跟爸爸說話一樣

你還是不知道要講甚麼的,沒有關係,我們可以提供禱告詞,禱告手冊,禱告卡,照著念就可以了。

一個習慣的養成,是需要透過練習的,慢慢的你會發現,你的靈會越來越喜樂,越來越平安,越來越有耶穌的同在。





大學分科準備心得

 考古題真的是最重要的,不斷做題目到變成直覺的程度 當然,補習可以事半功倍,我的研究所跟國考都是花大錢蹲補習班的,所以南陽街混很熟 筆記也要做,而且要自己做,我不太贊成去網路上花錢買別人的筆記,畢竟凡做過必留下記憶,用自己最好背誦的方式做筆記,做完一遍,也背過一遍了 考試無他,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