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4月 12, 2009

復活節彩蛋-復活節的由來與習俗


【大紀元4月5日訊】(大紀元記者韓婕綜合報導) 復活節(耶穌復活日)是一個西方的重要節日,它的慶祝活動從四旬齋開始,象徵著重生與希望,為紀念耶穌基督被釘死在十字架之後第三天復活的日子。在歐美各國,復活節是僅次於聖誕節的重大節日。今天,許多與復活節相關的民間風俗都不是起源於基督教,耶穌基督只吩咐門徒要記念他的死亡。
復活節假期通常都是由星期五開始,直至星期一。《聖經》上面記載著,耶穌基督被門徒出賣,繼而被帶上法庭,並在星期五被人釘死於十字架上。由於猶太人的法律,星期六是安息日,一切活動都要停止,基督的追隨者只好在星期五日落前將基督的遺體草草安葬在一個墓穴內,就匆匆離開。
星期日早上,當人們再次去到基督的墓穴時,發現耶穌的屍首不見了,同時知道耶穌基督已經復活了。自此,基督徒就將紀念基督復活的星期日稱為「復活節」,這就是復活節的起源。而同時,復活節之前的星期五,就定為「受難節」,紀念耶穌基督的受難。
根據傳統,復活節定在每年春分月圓之後第一個星期日舉行,因為春分之後便開始日長夜短——光明大過黑暗,這也是耶穌復活,光明戰勝黑暗的寫照。
復活節原本是古代人們慶祝春回大地一切恢復生機的節日,可追溯到古巴比倫的愛情、生育和戰爭女神「伊什塔爾」(Ishtar)。後來,日耳曼民族每年春分都要祭拜「曙光女神(Sunner,又叫Eostre)」,盛宴將在春分時舉行,後人認為太陽是從東方升起的,演變成西歐的黎明和春天女神以Eastre為名。
德國東部薩克森州的婦女製作的彩蛋(AFP/Getty Images)

蛋象徵春天新生命的開始,更象徵耶穌復活走出石墓,其實當時四旬節守齋是禁止吃蛋的,到了十二世紀,才開始有雞蛋的祝聖。教徒習慣把蛋塗成紅色,請神父祝聖,然後將蛋送給朋友作為禮物。在歐洲許多國家,復活主日的主餐均食羔羊肉,因為在祝聖羔羊時,可讓人紀念摩西借著羔羊的血,領導以色列人出埃及,而這羔羊預表耶穌是上帝的聖潔羔羊,藉祂在十字架上所留的血,為人洗凈罪業。
用蛋來象徵生命的復活,在耶穌基督降生之前就已經很流行。西歐人士相信蛋是有兩次生命的,第一次是「新生」,第二次則是「重生」,重生就象徵復活的意思。
平民間互送的復活蛋非常的樸素,僅僅將煮熟的水煮蛋塗成紅色,有錢人家則是用多彩的顏料為蛋殼做美麗的雕飾,到了文藝復興時期,彩蛋被黃金蛋取代,許多還會鑲上珍貴的寶石做為裝飾。

俄國皇家法貝熱彩蛋「幽谷百合」(大紀元資料庫)

百合花象徵神聖與純潔,在復活節前後開放,近代被用作復活節的標誌。花的球莖在地下腐爛後孕育出新的生命,比喻死亡之後復活。
傳說在耶穌復活之日,正值斯堪的納維亞地區居民慶祝大地回春的「春天太陽節」,多產動物的兔子象徵了春天的復甦和新生命的誕生,同時它又是愛神阿弗洛狄特的寵物,也是日爾曼土地女神霍爾塔近(Eostre)的持燭引路者。因此,現在兔子作為給孩子們送復活節雞蛋的使者,在復活節這一天孩子會收到兔形禮物。彩蛋一般事先藏好,然後由兒童來找尋,是表達友誼、關愛和祝願的方式;人們相信若當天找到最多的復活蛋的人,在新的一年一切都能喜樂平安。

有些地方在復活節期間舉辦不同型式的滾雞蛋比賽或踫雞蛋比賽,在美國白宮復活節的星期一滾雞蛋活動是一年一度的傳統盛事,這是美國總統歷史最悠久的傳統之一,可以追溯到1878年羅斯福總統時代。傳統上,這是在白宮舉行的最大型的公開活動,參加者是六歲以下兒童。
復活節這一天,在歐洲一些地區會點火炬,以慶祝耶穌的再生。孩子們在教堂前用聖火點燃樹枝,然後奔跑著送到各家各戶,火不僅給人類帶來了光明,也使大地獲得了新生。
不論各國的慶祝儀式為何,復活節所代表的意義是一種對生命的積極回應與新生的喜悅,在慶祝復活節享受歡樂假期的同時,我們是否真能體會歷史給我們的教育,認真負責的對待自己的生命,在繁忙的生活步調下,給自己一點思考的時間。 @(http://www.dajiyuan.com)
4/5/2007 3:01:24 PM
本文網址: http://www.epochtimes.com/b5/7/4/5/n1669303.htm

星期六, 4月 11, 2009

漁歌子

提供/新唐人電視台http://news.epochtimes.com.tw/8/1/9/74804.htm#TOP

〈漁歌子〉的作者張志和,生年不詳。他自幼聰明過人,十六歲時以科考的「明經科」及第,深受唐肅宗的賞識,任命他為翰林待詔,後來因為貶官而退隱江湖,從此浪跡天涯。他駕著一葉小舟,終日泛舟於江湖之上,自稱「煙波釣徒」,又號「玄真子」,他的著作也叫《玄真子》。

張志和所作的〈漁歌子〉共有五首,其中一首被清代鑑賞大家劉熙載評為「風流千古」,意即:風雅精采,流傳千古。詞中「西塞山」也因而一舉成名,「西塞漁晚」被列為吳興八景之一。

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

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一千多年來,這首〈漁歌子〉不但歷代傳唱,而且後人摹仿的極多。這五首詞也很快的流傳到日本,當時日本的嵯峨天皇,以及其他的皇室成員都有唱和之作,不但為日本的漢詩作者開啟了填詞之門,日本還把這些〈漁父詞〉列於教科書中傳授,這是中日文化史上的一段佳話。

這首詞開頭兩句「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是寫景,在一片青翠的西塞山前,有雪白的鷺鷥在藍天中飛翔著。溪水兩岸夾生著成片的桃花林,粉紅色的落英繽紛,飄浮在水面上,無數肥美的鱖魚在水中嬉戲、追逐。「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是描寫漁翁,漁翁頭戴著青竹笠,身穿綠蓑衣,迎著斜風,冒著霏霏的細雨,遨遊在整個大自然的美景中。看似在動,然而十分巧妙的蘊涵了一種極盡悠遠的寧靜,用動襯托靜,更覺相得益彰。

這首詞像是一幅詩情濃郁的山水畫,表現出了整個春江水暖、煙雨迷濛的景象。這裡面有夾岸桃紅、春江漁舟、霧雨青山、藍天白鷺,色澤鮮潤但又柔美,氣氛寧靜而又生機勃勃。體現出了中華文化中特殊的美學,也反映了作者脫俗的意趣,曠達的心胸。

張志和的這首詞輕描淡寫,才用了二十七個字,就描繪出了這樣一幅清麗的勝景。漁翁在捕魚的過程中,也在欣賞著這天地間的靈秀瀟灑,像這樣人與自然高度和諧的關係,只有超然於世外的「煙波釣徒」,才有這樣的心境吧!

現代孩子學詩詞?從故事看孩子詠詩的重要

親愛的家長!您是否苦惱孩子在課餘之暇,總是沉浸在那些荒誕不經的卡通劇情裡,和一些走暴力路線的電玩遊戲中,導致言語不雅、舉止欠妥,用的都是些怪腔怪調的辭彙,學的都是些不合時宜的動作,雖然知道不對,想扭轉糾正,可就心有餘而力不足……


在尖端科技領航的世界潮流中,不分大人、小孩,全都在忙、茫、盲中隨著時間的陀螺轉得分不清方向,心中不由得企求有什麼人能提供些良方妙法,只要用些許的時間,只要花點少許的精力,就能使自己的下一代少受污染而歸於正途!

其實早在二十年前,有心人士就已料到會有這種情況的發生,而本著良知默默付出,在安親課輔班裡安排孩子接觸古人智慧的結晶,在輕鬆的狀態中,在遊戲的空檔裡,集體背誦唐詩、三字經、千家詩等等,只是沒有刻意延伸至家庭,沒有獲得家長的重視與配合,認為這是一種宣傳的噱頭、營利的一項伎倆而漠然處之,久而久之,效果不彰。如今雖然有些機構仍然沿襲,可只是當作一種課程的花樣罷了!

詩歌──神的語言? !

古今中外,許多據稱是神傳給人的經典文獻、歷史事件的記錄與描述,都是以詩的形式寫成,或口耳相傳的。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有印度的《薄伽梵歌》,老子的《道德經》以及荷馬的《奧德塞》和《伊利亞特》等等,由此推測,詩歌很可能就是神的語言。

而中國更是一個詩的國度,唐詩則是中國文學史上一顆光輝燦爛的明珠。多年來唐詩一直被中國人以至外國人熱情的傳誦著,經久不衰,它會隨著中國人的歷史延續而流傳下去,因此,從小懂點唐詩,背誦幾首,學會欣賞,是一件有百益而無一害的事情!再看看下面的故事:

故事一:以詩保命的李涉
據說在唐文宗大和年間,曾任太學博士的著名詩人李涉,有一次坐船到九江去。一天晚上,忽然有一群強盜拿著武器闖到船上,大聲喝問:「船上是誰?」有隨從答:「是李博士」。強盜頭子說道:「如果是李涉博士,就不要搶奪了。我們早就聽說他的詩寫得極好,只希望李博士作詩一首相贈,也就心滿意足了。」於是李涉當場揮毫,寫下了這首〈井欄砂宿遇夜客〉:「暮雨瀟瀟江上村,綠林豪客夜知聞。他時不用逃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強盜頭子得到這首詩後,歡天喜地的送了李涉許多禮物而去。

故事二:因詩歸正的韋思明
五十多年後,有一位秀才李彙征,有事到廣東惠州去。有一天因為天雨而借住在一座莊園中。主人叫韋思明,是一位八十多歲的老翁。當晚他們煮酒論詩,相談甚歡。當談到李涉的詩時,韋思明極為讚歎。後來,李彙征就詠起這首〈井欄砂宿遇夜客〉,韋思明一聽之下激動非常,說道:「我在年輕之時不成材,曾幹過綠林的勾當。後來遇到李涉博士,蒙他不棄,把我當成朋友,送了我這首詩,我從此改邪歸正了。李公的這種恩德,我永遠不會忘記的。」

由這個故事就可以看出唐代當時的社會風氣,對「詩」和「詩人」是如何的尊重。也就可以理解,孔子為何把《詩經》作為六藝之一,用來教導學生了。一首好的詩歌不但可以陶冶性情,甚至還可以使浪子回頭呢!您說奇妙不?

對任何一首詩的具體理解、感受和解釋,除共同確認的字面意義以外,都可能是因人而異的。所以賢明的家長,不用擔心自己搞不懂,甚至您不用單獨解釋字意,只把大意以自己的認知講出。孩子經過多次的背誦,會有自己的見解與領悟,鼓勵他表達他們的純真童趣,大人也可能在其中突然領悟出人生哲理或更深奧的內涵。還可能從中收集到不少的笑話或趣事而集結成「童言童語」哪!

【學習小建議】
建議您由最短小精簡的五言、七言絕句入手。每天利用接送孩子的片刻,大人、小孩輪流背,或是晚飯後收拾的時光,一面指導孩子洗碗抹桌,一面齊聲背誦,既完成了家事,也調劑了身心,一家和樂融融,何樂而不為?

生活有美好的詩歌相伴是一種幸福!您不必花大錢買鋼琴、讓孩子學鋼琴,只要有一本唐詩三百首就行!可最重要的一點是得「持之以恆」,今日一丁點兒的犧牲以及少許的付出,假以時日,您的孩子會脫胎換骨、氣質高雅。

您的寶貝會英華內斂、與眾不同。因為經過歷史上最有名的詩人,以敏銳的智慧、真摯的情懷、崇高的品格和純潔的心靈所淬鍊出的「文字精靈」的薰陶與洗禮,您的下一代肯定會時時刻刻散發出生命深處超凡的光彩!在這混亂的世局裡保有一顆真誠、善良、寬容的心!有心的家長或全職的母親,盍興乎來?

文/楊紀代◇
轉載自大紀元 > 台灣報紙新聞 > 教育園地 http://news.epochtimes.com.tw/7/8/16/630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