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4月 11, 2009

現代孩子學詩詞?從故事看孩子詠詩的重要

親愛的家長!您是否苦惱孩子在課餘之暇,總是沉浸在那些荒誕不經的卡通劇情裡,和一些走暴力路線的電玩遊戲中,導致言語不雅、舉止欠妥,用的都是些怪腔怪調的辭彙,學的都是些不合時宜的動作,雖然知道不對,想扭轉糾正,可就心有餘而力不足……


在尖端科技領航的世界潮流中,不分大人、小孩,全都在忙、茫、盲中隨著時間的陀螺轉得分不清方向,心中不由得企求有什麼人能提供些良方妙法,只要用些許的時間,只要花點少許的精力,就能使自己的下一代少受污染而歸於正途!

其實早在二十年前,有心人士就已料到會有這種情況的發生,而本著良知默默付出,在安親課輔班裡安排孩子接觸古人智慧的結晶,在輕鬆的狀態中,在遊戲的空檔裡,集體背誦唐詩、三字經、千家詩等等,只是沒有刻意延伸至家庭,沒有獲得家長的重視與配合,認為這是一種宣傳的噱頭、營利的一項伎倆而漠然處之,久而久之,效果不彰。如今雖然有些機構仍然沿襲,可只是當作一種課程的花樣罷了!

詩歌──神的語言? !

古今中外,許多據稱是神傳給人的經典文獻、歷史事件的記錄與描述,都是以詩的形式寫成,或口耳相傳的。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有印度的《薄伽梵歌》,老子的《道德經》以及荷馬的《奧德塞》和《伊利亞特》等等,由此推測,詩歌很可能就是神的語言。

而中國更是一個詩的國度,唐詩則是中國文學史上一顆光輝燦爛的明珠。多年來唐詩一直被中國人以至外國人熱情的傳誦著,經久不衰,它會隨著中國人的歷史延續而流傳下去,因此,從小懂點唐詩,背誦幾首,學會欣賞,是一件有百益而無一害的事情!再看看下面的故事:

故事一:以詩保命的李涉
據說在唐文宗大和年間,曾任太學博士的著名詩人李涉,有一次坐船到九江去。一天晚上,忽然有一群強盜拿著武器闖到船上,大聲喝問:「船上是誰?」有隨從答:「是李博士」。強盜頭子說道:「如果是李涉博士,就不要搶奪了。我們早就聽說他的詩寫得極好,只希望李博士作詩一首相贈,也就心滿意足了。」於是李涉當場揮毫,寫下了這首〈井欄砂宿遇夜客〉:「暮雨瀟瀟江上村,綠林豪客夜知聞。他時不用逃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強盜頭子得到這首詩後,歡天喜地的送了李涉許多禮物而去。

故事二:因詩歸正的韋思明
五十多年後,有一位秀才李彙征,有事到廣東惠州去。有一天因為天雨而借住在一座莊園中。主人叫韋思明,是一位八十多歲的老翁。當晚他們煮酒論詩,相談甚歡。當談到李涉的詩時,韋思明極為讚歎。後來,李彙征就詠起這首〈井欄砂宿遇夜客〉,韋思明一聽之下激動非常,說道:「我在年輕之時不成材,曾幹過綠林的勾當。後來遇到李涉博士,蒙他不棄,把我當成朋友,送了我這首詩,我從此改邪歸正了。李公的這種恩德,我永遠不會忘記的。」

由這個故事就可以看出唐代當時的社會風氣,對「詩」和「詩人」是如何的尊重。也就可以理解,孔子為何把《詩經》作為六藝之一,用來教導學生了。一首好的詩歌不但可以陶冶性情,甚至還可以使浪子回頭呢!您說奇妙不?

對任何一首詩的具體理解、感受和解釋,除共同確認的字面意義以外,都可能是因人而異的。所以賢明的家長,不用擔心自己搞不懂,甚至您不用單獨解釋字意,只把大意以自己的認知講出。孩子經過多次的背誦,會有自己的見解與領悟,鼓勵他表達他們的純真童趣,大人也可能在其中突然領悟出人生哲理或更深奧的內涵。還可能從中收集到不少的笑話或趣事而集結成「童言童語」哪!

【學習小建議】
建議您由最短小精簡的五言、七言絕句入手。每天利用接送孩子的片刻,大人、小孩輪流背,或是晚飯後收拾的時光,一面指導孩子洗碗抹桌,一面齊聲背誦,既完成了家事,也調劑了身心,一家和樂融融,何樂而不為?

生活有美好的詩歌相伴是一種幸福!您不必花大錢買鋼琴、讓孩子學鋼琴,只要有一本唐詩三百首就行!可最重要的一點是得「持之以恆」,今日一丁點兒的犧牲以及少許的付出,假以時日,您的孩子會脫胎換骨、氣質高雅。

您的寶貝會英華內斂、與眾不同。因為經過歷史上最有名的詩人,以敏銳的智慧、真摯的情懷、崇高的品格和純潔的心靈所淬鍊出的「文字精靈」的薰陶與洗禮,您的下一代肯定會時時刻刻散發出生命深處超凡的光彩!在這混亂的世局裡保有一顆真誠、善良、寬容的心!有心的家長或全職的母親,盍興乎來?

文/楊紀代◇
轉載自大紀元 > 台灣報紙新聞 > 教育園地 http://news.epochtimes.com.tw/7/8/16/63087.htm

近兩年的瞬間變老

臉書的回顧動態總是時不時跳出去年的今天、前年的今天、甚至更多年前的動態 這讓我突然發現,我這兩年好像瞬間老化很多,尤其反應在臉部及身材的改變。40歲以來,就算沒特意體重管理或是肌膚保養,也沒覺得有明顯差異,反觀這兩年,我開始為了健康運動,好讓自己可以代謝身體的水分(中醫師說我水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