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8月 20, 2009

看電影開視界-記得童年那首歌


2005年上映,打破巴西電影25年來票房紀錄的《記得童年那首歌》(Two Sons of Francisco)
超喜歡這首貫穿整片的歌曲,歌詞如下:
離家那一天,媽媽對我說,兒子你過來!
她摸著我的頭髮看著我說:
「無論你在何方?我永遠惦記著你。我會祈求上帝,為你照亮前路。」
她永遠不懂我離去的原因。
但她明白兒子長大,就會想要展翅高飛!
我是多麼想留下,但命運另有安排。
媽媽倚著門,在我離去時淚眼祝福我。
那天媽媽教導我世道艱辛,彷彿她曾親自一步步走過。
一直在這小鎮陪著爸爸的她,她說願上帝與你同在,因你擁有全世界。
她永遠不懂我離去的原因。
但她明白兒子長大,就會想要展翅高飛!
我是多麼想留下,但命運另有安排 ……


我是在這個月的GOOD TV家庭電影院看到這部片的,這是我首次接觸巴西電影。也讓我對巴西電影開了視界。
以下節錄自曾穎的2008年最大的收穫之一就是認識巴西電影(大紀元評論)

如果要用幾句話概括巴西電影的特徵,其第一條便是巴西電影人對現實主義題材的瘋狂痴迷。前文所列的電影,除《巴西公主》是講述巴西從葡萄牙殖民地脫身成為獨立國家的歷史外,其餘的基本都是現代和現實題材,與中國影視人喜歡在片頭上寫上「本故事純係虛構」不一樣,巴西電影,最喜歡在片頭打的,是「本片根據××的真實故事改編」,而這種格局,使觀眾在第一時間進入到一種真實的氛圍中。
這種追求現實與真實的特徵,始於1896年電影傳入巴西後的一系列電影,從默片開始,電影人試圖用攝影機忠實記錄歷史並介入歷史進程的願望就沒有停息過,即使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軍政府執政,對意識形態進行嚴酷的管制,巴西電影人從意大利新現實主義思潮中汲取的包括不用專業演員,觸及現實本身,反對商業化與好萊塢的電影殖民等特徵,一直沒有斷流。雖中途許多進步電影人被迫離開自己的祖國,但這一特色,作為一種基因,深埋於巴西電影的血脈中。
面對現實是需要勇氣的。作為第三世界國家,巴西的現實,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是殘酷的。貧民窟、毒品、暴力、貧窮、愚昧等灰暗色調,是無論如何也避不開的。這也就決定了在巴西電影中,無所不在的貧窮生存狀態,屋漏偏遭連夜雨的爛泥房(《記得童年那首歌》),文盲遍地請人讀信寫信也是一種職業(《中央車站》),暴戾遍地年齡越來越小的毒販任意向人們開槍(《上帝之城》),桑巴舞明星們滿是血淚和屈辱的成長之路(《妖姬莎蒂》),這些,無疑是殘忍地展示著傷疤,電影人們愛之深責之切的心態,是被巴西民眾和輿論認同的。沒有人因為他們「把本民族醜陋的一面展示出來」而要抵制他們,相反,人們會因為自己看到的是否真實,而發表自己的看法,他們拒絕電影工作者用鏡頭為他們描繪一個個肥皂泡樣的虛擬天堂。基於此,巴西電影很少恢宏的電影特技,而更多的是傾向於原汁原味地描繪生活。《記得童年那首歌》的拍攝地在故事發生處;而《上帝之城》,則是電影人們在貧民窟臥底數月的結果。《摩托日記》,幾乎原地重現了讓格瓦拉從一個醫學院學生成為一個革命者的全部旅程。
當然,巴西電影並不僅止於此,畢竟多數民眾不是受虐狂,非得在苦難生活之餘,好不容易抽空看場電影,卻看出一腦門官司。這就不能不說到巴西電影的又一大特色:希望與樂觀。這其實與巴西的文化與民族性格有關——即使在最嚴酷的生存狀態下,巴西人了是樂觀開朗的,他們始終相信,上帝會眷顧那些樂於自救的人。這成為許多巴西電影的基調,在這些影片中,我們始終能聽到優美的音樂,看到樂觀開朗的智者和激情風騷的美麗女郎和由此而來的大膽奔放的愛情。一切都如熱帶平原上那些紅土藍天無遮無掩的亮麗風景,明潔、開朗、敞亮。特別是電影中那些眼睛會笑的孩子們,令人發乎於心地感動。
愛,作為希望的一種,在巴西電影中也有淋漓盡致的展示,父子之愛,母子之愛,男女之愛,鄰居之愛,陌生路人之間的愛,在各種影片中,都有展示,而且,這些展示,不是空洞的概念,而是一個個感人至深的細節,如《記得童年那首歌》中無所不在的展示父子親情與愛的細節,如水入沙般平靜地浸入觀眾的心靈,得到他們的認同與感動。
沒有對藝術的真誠與對人的真愛,是做不到這一點的。比之於很多中國電影人長年生活在半空中,憑空想來忽悠觀眾的創作態度,實在不知高多少層次。雖然,巴西電影也像世界所有國家的電影一樣,面對好萊塢商業模式的衝擊和考驗,但可以肯定地說,因為有強大的信仰和人文情懷以及審美趣味正常的觀眾作為支撐,這種衝擊,至多只是一種融和而決不會是繳械投降,不信的話大家可以走著瞧。


【延伸閱讀】

彌勒熊影評:記得童年那首歌Two Sons of Francisco-觀後感2006.08.29
足球之外的巴西 - 《記得童年那首歌》
巴西庶民音樂 - 《記得童年那首歌》電影原聲帶
巴西中產階級的傲慢 - 巴西人對《記得童年那首歌》的惡評

星期五, 8月 14, 2009

2009鯉魚潭水舞

幸好颱風沒讓鯉魚潭水舞的舞台被拆,因為這是今年才有的舞台表演,以往都只有水舞+煙火而已,所以我很期待。
借圖自http://www.waterdancing.com.tw/images/time.jpg

選在颱風過後的第一個表演日去,而且還是上班日,為得就是可以避開人潮。在上山的路途中,還在慶幸真是挑對時間了,車子確實不多,然而第一場散場下山的車子倒是有一點。結果到了停車場才發現,跟我們有相同想法的人,其實還是不少(另外還有一些大型遊覽車,不是接駁車,而是旅行團的那種)。
所以,在9點前10分中才到場的我們,自然只有站在最外圍的份,但是起碼還是正中央,所以舞台表演可以看得很清楚。
舞台的兩側,左右各一個這樣的水幕,這樣的水幕電影我在新加坡的聖淘沙看過,但是聖淘沙的比這個還要大的許多,這次的表演除了投影與舞臺中央相同的表演畫面外,還投射雷射光字幕,噴飯的是,謝幕時,我看見縣長謝深山的名字大剌剌的出現在雷射光的字幕中,這會不會太作秀啦!

借圖自http://p9.p.pixnet.net/albums/userpics/9/8/1870698/4a58f1791a0cd.jpg


中間由表演的舞台,以及水舞背景+燈光組成,原來我們剛剛在來鯉魚潭的路途中,看見的那個光,就是這個在無光害的夜空中,顯得格外明亮的光柱。
借圖自http://p9.p.pixnet.net/albums/userpics/9/8/1870698/4a58f175858ff.jpg


為了確定舞台中央的表演,與水幕的畫面是不是同步,我眼光左飄右瞄的對照了好久,結論是…水幕是預錄的畫面啦!畢竟要同步畫面,是必須要很高技術的,又不是作Life,也就沒必要同步了,不過…已經可以算是水準以上的演出了。
借圖自http://news4.pchome.com.tw/newsdata/travel/travelweb/20090713/12474900002437557015.jpg


總共有三場舞蹈,第一場表演的主題是『天上』,所以有非常優美的現代舞。第二場及第三場才有原住民的服裝及舞蹈出現,最後一支舞最像傳統的阿美族舞蹈,其他的都因結合了許多現代元素,而有較新穎的視覺感受。搭配燈光跟水舞背景,確實是蠻有水準的


煙火的部份,真的很令人失望,認真數的話,真能數得出來放了幾砲。北鼻說,那個煙火應該1000元都不到的水準,竟然拿來這樣的觀光節慶施放,有點貽笑大方的感覺。不過,聽其他去看過的人說,煙火應該有幾分鐘之久,而不如我們所言的幾砲之短,好吧!希望如此囉!不然就真的要讓人家笑話了。